2022-06-11
由上海市科協牽頭,組織相關專業學會協會專家,參考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推出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家庭消毒指導手冊》相關內容,制作了《疫情期間家庭預防性消毒指導》系列微視頻及配套宣傳海報。本系列微視頻共7集,本集為“如何正確使用消毒劑?”
2022-06-11
天舟四號任務是中國空間站開啟建造階段的揭幕之戰,也是全面完成中國空間站建設、實現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目標的關鍵之戰,將為穩步推進我國空間站工程任務、打造國家太空實驗室奠定堅實基礎。為保障各項任務順利完成,天舟四號攜帶了哪些“大禮包”?又有哪些科技看點?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2022-06-10
2019 年9 月,秉承“服務人民,普及科技知識,奉獻社會”的精神,菱溪社區成立了科技志愿服務隊。為增強科技志愿服務在構建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影響力,菱溪社區積極探索黨員、志愿者隊伍、社會組織等多元化參與的服務模式,通過科技志愿服務為居民排憂解難,推動全民科學素質持續提升。
2022-06-10
獲得2021年“最美志愿服務社區”稱號的柏山社區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普進社區活動,不斷提升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促進科普示范社區建設。曾先后榮獲“全國社會工作服務示范社區”“全省文明社區”“全省綠色社區”“十佳志愿服務社區”“全國志愿服務示范聯絡站”等榮譽稱號。
2022-06-10
獲得2021年最美志愿服務社區的魅力社區成立于 2015 年10 月,位于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辛寨子街道。社區通過黨建引領,探索社會治理新路線,以家庭、樓道、社區為單位,建設屬于居民的科技志愿服務點。
2022-06-10
綠氫不僅有助于制氨過程的深度脫碳,還可以代替天然氣和煤炭用于生產綠色甲醇,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隨著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技術的進一步成熟,綠色電力的產量和生產成本都有所降低,“綠氫”有望成為未來重要的新能源之一。
2022-06-10
最近,日本科學家在機器人身上制作出“活的”類人皮膚,讓人們離科幻目標又近了一步。9日發表在《物質》雜志上的一種新方法,不僅為機械手指提供了人類皮膚般的質感,還具有防水和自愈功能。
2022-06-10
清代金編鐘采用的是修改后的“正十二律”,但是其修改的基礎即為“十二律”,因而可體現豐富的古代音律科學,亦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反映。
2022-06-10
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固體物理研究所(IAF)發布公告稱,該所研究人員在基于金剛石氮—空位(NV)中心的超靈敏激光閾值磁強計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可通過受激發射實現64%的信號功率放大,并顯示出創紀錄的33%的超高對比度。
2022-06-10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楊雄里院士領導的科研團隊,最近在近視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他們首次揭示了一類特殊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ipRGC在近視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相關論文6月8日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進展》上。
2022-06-10
上海市科協牽頭,組織相關專業學會協會專家,參考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推出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家庭消毒指導手冊》相關內容,制作了《疫情期間家庭預防性消毒指導》系列微視頻及配套宣傳海報,本系列微視頻共7集。
2022-06-10
科學家通過“中國天眼”FAST發現了迄今為止唯一一例持續活躍的重復快速射電暴FRB 20190520B,并將其定位于一個距離我們30億光年的矮星系。這一發現對于更好理解快速射電暴這一宇宙神秘現象具有重要意義。
2022-06-09
俄羅斯教育和科學部農業科學領域活動組織協調司司長武加爾·巴吉羅夫稱,目前,俄羅斯98%的小麥種子自己培育,這保證了俄在全球小麥出口市場上的領先地位。
2022-06-09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微型傳感器,可在幾分鐘內檢出水果上的農藥。在《先進科學》雜志一篇論文中描述的該項概念驗證技術,使用由銀制成的火焰噴涂納米粒子來增強化學物質的信號。
2022-06-09
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發表論文稱,他們開發了首塊可擴展的基于深度神經網絡的光子芯片,每秒可對20億張圖像進行直接分類,而無需時鐘、傳感器或大內存模塊,有望促進人臉識別、自動駕駛等領域的發展。
2022-06-09
6月8日,由一汽解放自主設計研發的國內首款重型商用車缸內直噴氫氣發動機成功點火并穩定運行。
2022-06-08
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約70%,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庫”,利用海洋活動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儲存在海洋中的過程、活動和機制稱為藍碳,也叫海洋碳匯。發展海洋碳匯,提升海洋碳匯能力,是助力我國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
2022-06-08
美國科學家近日宣布,核糖核酸(RNA)可能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遺傳物質,它們可以在玄武巖熔巖玻璃上自然形成。43.5億年前,地球上遍布這種玻璃,今天的火星上也存在類似物質。